大连市生态环境局 工作动态 守护碧水蓝天 写好绿色答卷——大连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ks8凯发官方网站

守护碧水蓝天 写好绿色答卷——大连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核心提示

2023年,大连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绿色转型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功能稳步提升,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大连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成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

大连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绿色发展底色更足,生态经济优势更突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023年11月,庄河市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和首届全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实践基地”称号,成为大连市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样本。

迎难而上 水环境治理取得多项突破

“复州河的水越来越清,河岸越来越美,我每天都来河边散步,呼吸新鲜空气。”瓦房店市复州城镇东瓦村居民梁某感慨地说,昔日的臭水沟成了今天的“绿色长廊”,生活在这里觉得幸福惬意。

复州河发源于大连市普兰店区老帽山南麓,是大连地区第二大河流。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复州河水质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0.2%,复州湾近岸海域水质稳定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同比下降44.3%。

令人欣喜的数据背后,是大连市紧抓责任落实,出台复州河总氮治理与管控“一河一策”方案,形成入海河流总氮管控的创新模式。2023年,大连市开展农村面源、河道垃圾、重点排污单位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专项行动,在推进复州河总氮削减的同时,做好流域综合治理。

复州河的变化,见证了大连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高标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和毅力。

一年来,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连市生态环境局深入打好河流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渤海黄海(大连段)综合治理攻坚战。印发大连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组织推动大沙河、登沙河生态治理工程、庄河葛甸子河清淤工程,实施地表水自动监测预警网络建设项目,开展春季桃花水、夏季汛期河流污染防治行动,促进河流水质稳步改善。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排查和环境问题整治,推进整改环境问题43个。

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完成311个排污口规范整治、30607家涉水企业污染源关联。完成星海湾、老虎滩湾市级美丽海湾建设。推动全市129家海菜加工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专项行动。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度140个入海排污口整治任务,对各地区入海排污口整治销号材料逐一审核把关,并开展“回头看”现场检查,完成81个入海排污口封堵取缔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入海排污口分级分类管理试点,推动入海排污口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组织开展海域滩涂岸线生态环境清理整顿工作,开展执法检查857家次,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95个,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9个。

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治理,深入打好河流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渤海黄海(大连段)综合治理攻坚战,13个国考河流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 14处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45条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100%,全市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为99.1%,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持续攻坚

蓝天数连续七年突破300天

2023年12月13日,在位于周水前附近的大连祥禾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锅炉房,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的工作人员认真地查看设备近日运行数据。这是大连市开展秋冬大气管控“清洁行动”,对供热企业燃煤锅炉运行情况进行的一次现场核查。

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连市生态环境局组织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整治“清风行动”、臭氧污染防治“清爽行动”、秋冬季大气管控“清洁行动”。专项整治建筑工地施工扬尘,开展散流体车辆运输和柴油货车尾气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联合检查。开展“保良减污”和特别管控7次,成功保良31天。对82家重点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开展监督帮扶,在全省率先开展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大对东北特钢超低排放改造的帮扶力度。2023年,大连市收获319个蓝天,已连续7年全年蓝天数突破300天。

乘势而为

“无废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在大连市“无废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大连深能环保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行现场,巨型抓斗将垃圾投入处理装置,垃圾燃烧换热产生的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产生的电能并入电网送入千家万户。规模庞大的垃圾处理厂里几乎闻不到异味,外观看起来更像是一座公园。

年初以来,大连市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深入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探索构建特色无废模式,提升固废治理能力,“无废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为深入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大连市将134家企业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加强关闭搬迁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管控,40个地块纳入优先监管地块清单,49个地块录入全国土壤信息管理系统,26个地块已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在东北地区率先推行“土壤修复 开发建设”模式,完成梭鱼湾万景街北侧污染地块修复。启动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开展5个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危险废物处置场地下水调查。

优化服务

环境治理能力实现大幅提升

一年来,大连市聚力减污降碳,深入实施《大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大连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将绿色低碳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出台18条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实施“五类政策措施”“六项保障机制”;服务新机场等重点项目,打造“阳光、便利、可预期”的审批环境;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扩大容错适用范围;建立社会监督员参与执法监督机制,打造“文明、规范、有温度”的执法环境。

环境法治建设不断强化。完善权责事项、政务服务许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等事项,修订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制定裁量基准246项,行政执法更加规范。

解决百姓身边环境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积极主动解决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举报案件同比下降12.22%;扎实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和“生态环境问题我是发现者”活动,整治问题2882个。

来源: 大连晚报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